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校团委 > 组织部 > 工作动态

[复制]国际学院举办“百家争鸣”系列学术科技讲座——“一带一路”倡议下地方高校国际化办学新机遇与新挑战

——“一带一路”倡议下地方高校国际化办学新机遇与新挑战

发布时间 : 2018-11-29 发布作者 : 罗天羿

  

  为应对地方高校如何在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把握新机遇与应对新挑战,更好地进行国际化办学,国际学院邀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外合作办学研究分会理事、湖南省翻译者协会理事、湖南农业大学国际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岳好平教授,于11月29日下午在老T4教室,就“一带一路”倡议下地方高校国际化办学的新机遇与新挑战为国际学院2018级学生开展讲座。参加本次讲座的老师有国际学院党委副书记邓益成老师、国际学院团委书记周星老师、国际学院学工组刘盈老师、翁婕老师、陈怡伶老师。

  讲座中,岳好平教授从“机遇”、“挑战”与“发展战略”三个方面为大家深入解读“一带一路”倡议下地方高校国际化办学的新机遇与新挑战。首先,对于“机遇”,岳好平教授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为进一步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对于这些机遇产生的原因,她指出“一带一路”赋予国际化办学新使命,教育对外开放是国家教育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要转换发展模式,将单向的‘请进来’模式转化为‘请进来’与‘走出去’模式相结合”,岳好平教授就如何把握机遇提出这样的解决方案。

  当前地方高校国际化办学面临着境内中央直属重点高校的挤压与境外对华教育大量输入的竞争处境。接着,岳好平教授从对竞争处境的分析入手,提出地方院校迎接“新挑战”的关键是培养国际化人才。她提出要将办学思路、办学着力点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统一:以创新发展激发中外合作办学活力;以协调发展优化中外合作办学结构;以绿色发展引领中外合作办学风气;以开放发展提升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以共享发展分享中外合作办学成果。

  最后,岳好平教授从发展战略出发,指出要将中外合作办学从“附加选项”转变为“镶嵌式选项”,最终要演变为“核心组成”。她还结合我校特色学科,创新性的提出了开办“新型孔子学院”的构想,将我校优势专业农学作为孔子学院的传播内容。

  本次学术科技讲座旨在引导学生在正确认识和把握世界发展大潮流和中国发展大趋势的基础上,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使高校培养的人才适应“一带一路”建设的需要,培养国际化人才,对国际学院今后的国际化办学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和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