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湘农快报

我校在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获佳绩

发布时间 : 2022-12-27 发布作者 :

近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央文明办、民政部、水利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共同举办的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全国赛终评圆满结束。来自全国各地的500个志愿服务项目入围国赛终评,分六个组别同时展开线上路演答辩。最终我校生态环境保护协会“治福螺,护稻田”——互联网+入侵物种福寿螺防治项目获评全国银奖,人文与外语学院青禾传译——农耕文化翻译传播志愿服务项目获评全国铜奖。

生态环境保护协会“治福螺,护稻田”——互联网+入侵物种福寿螺防治项目团队成立于2008年,在指导老师周晓明指导下,以互联网+专业志愿者组织的形式,开展线上与线下模式相结合的福寿螺宣传及防治活动。线上建设福寿螺防治网络平台,建立福寿螺网络交流群以及定期举行福寿螺防治线上宣讲会,进行福寿螺辨别知识及防治技术的科普推广,打造“入侵物种防治”自媒体,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线下以协会志愿者为主,同时以大学生“返家乡”为契机,积极组织我校大学生深入全省各地州市开展灭螺活动,制作入侵物种图鉴及科普手册传授福寿螺防治知识,提高群众的防治意识及传授灭螺方法。至今累计拍摄福寿螺及环保活动相关照片(视频)达2万多张(段),发表相关文章及视频54余篇,自媒体访问量超过23万人次,团队的环保工作被长沙晚报、湖南红网等媒体报道20余次,累计受益人数超5万人次。

 “青禾传译—农耕文化翻译传播志愿服务项目”是人文与外语学院组建的文化传译志愿服务团,成立于2015年,在指导老师周丽、陈颖指导下主要开展博物馆双语讲解,国际会议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文化传播志愿服务。2021年初,文化传译志愿服务团队为响应“振兴乡村发展,传承农耕文化”号召,结合农业大学英语专业特色,聚焦农耕文化,为隆平水稻博物馆、升印轩米升文化博物馆等农耕文化特色博物馆提供展品翻译、每周2次双语讲解及每月1次面向中小学生的农耕文化特色英语研学志愿服务活动,在此基础上,长期坚持开展博物馆文创、农耕文化相关社会调查、农耕文化翻译传播理论研究,以创新的形式深入普及农耕文化知识,推动农耕文化广泛传播。项目自开展以来,累计注册志愿者150余人,累计服务时间2千余小时,志愿服务累计12000余人次,获得各界广泛好评。

本次参赛工作自4月份启动以来,学校团委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先后邀请校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学校往届金奖项目负责人对参赛项目进行指导,举办多场项目指导会、交流会和模拟答辩会,针对项目建设、运行管理、效果呈现、汇报答辩等方面做了深入培训和指导。学校在省级比赛中也获得2金1银1铜和优秀组织奖的好成绩,位列全省高校前列。

我校高度重视青年志愿服务工作,始终坚持将青年志愿服务作为共青团思想政治引领、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依托农业学科和专业特色,着力构建组织健全、制度科学、队伍精干、项目丰富、基地完善、保障有力的校地联动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实施青年志愿者提升行动、青年志愿者助力乡村振兴行动、青年志愿者服务社区行动,深化青年志愿者“三清”校园创建行动、抗疫行动、关爱行动、暖冬行动、阳光助残、大型赛会、应急救援、关爱留守儿童等活动,不断推进志愿服务工作“制度化、专业化、项目化、常态化、品牌化”建设,引导广大湘农学子关注国计民生,助力乡村振兴,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湘农智慧和青春力量。(校团委  罗宗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