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期人文讲坛顺利举行(图)
发布时间 : 2019-05-11 发布作者 :
4月11日晚,第365期“人文讲坛”在图书馆大成厅顺利举行。
本期主讲嘉宾是村上春树的中文译者施小炜教授,施小炜教授毕业于复旦大学外文系日本语言文学专业,后留学于早稻田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曾执教于复旦大学、日本大学文理学部。现任私立上海杉达学院教授,日语系主任,日本文化研究所所长,村上春树研究中心主任,外语学院副院长。撰写中日英文学术论文等超过135篇,并多次赴日本出席国际学术会议、发表演讲。
本期讲坛的主题是“认识村上春树”。施小炜教授带领大家走进村上春树的“零”时代——成为作家以前,进一步了解洗尽铅华后的村上春树。在讲坛伊始,施教授从自己少年时代的读书经历引入,为我们带来“小说家是怎样炼成的”。从村上春树的孩提时代说起,村上春树的童年世界的三大要素--书籍、音乐和猫。这三个要素成为村上春树之后写书灵感的重要源泉。施教授为大家展示了滚石乐队等在村上春树高中时代风靡日本的外来文化,这些文化被村上春树称为大众文化。相比于日本小说,高中时代的村上春树更为喜欢这些大众文化,也正是这些大众文化对村上春树以后创立出自成一派的创作风格有很大的影响。与此同时,音乐也是村上创作的重要资源财富之一。
教授分别从读书郎、中学、大学三个对村上春树日后创作风格影响巨大的时期,对村上成为作家以前的事迹进行叙述。也正是在村上读大学时经历那样一个风雨飘摇的、黑暗混乱的时代,学生村上春树正式告别自己的“零”时代成为作家村上春树。至此,一位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作家诞生。在提问环节中,主持人向场内开放三个与教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同学们积极向教授提问,并阐述自己对村上春树的看法,教授耐心为同学们解答。对于积极提问的三位同学,教授随机赠出了签名书籍。
在最后的题字环节,教授为我们留下“风流人未老,慷慨意难晴”的寄语,以自身人身感悟告诫大家莫要辜负大好时光。